3月18日,青岛工学院副校长李占军带队前往青岛大学,考察“锦绣非遗博物馆”,探索非遗传承与教育融合的新路径,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开拓思路。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、山东非遗年度人物、博物馆负责人侍锦教授全程陪同并讲解。
侍锦非遗团队在非遗传承与教育融合方面成果显著,构建了五位一体的非遗美育实践教学模式,包括博物馆实物教学、调研场景教学、互动体验教学、创新实践教学和项目大赛教学。该模式不仅在美育育人方面成效突出,还在非遗推广、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等领域积极探索,积累了丰富经验。
考察过程中,侍锦教授详细介绍了馆内丰富的非遗展品,涵盖传统印染、刺绣、民间美术等领域。这些展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,让参观团队深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文化建设一直是青岛工学院办学体系的重要部分。学校以黄河非遗为核心,开发出《沿黄非遗——山东拾遗记》《跟着黄河游非遗》等省级以上精品课程,打造“课程+实践+研究”的文化育人链,将非遗技艺融入日常教学。同时,学校积极开展科研工作,立项省级课题,组建省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,形成“文化传承-思政教育-社会服务”的闭环,在文化传承与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李占军表示,此次考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。青岛工学院将以此为新起点,加强与侍锦教授团队的深度合作,进一步挖掘黄河非遗文化的价值。未来,学校计划将黄河非遗文化更全面地融入人才培养、科研创新和产业服务等环节,完善“文化传承-人才培养-科研创新-产业服务”的四维闭环发展体系。通过发挥黄河非遗文化的魅力,丰富校园文化内涵,提升文化育人成效,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,为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应用型人才。